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刻,他作为队长带领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科技小锋队”奔赴抗疫一线,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来到位于宝山的一家全市指定专业检测机构,开始他的“疫”线核酸检测工作。按计划,他须承担每日11点至23点的晚班工作,但随着检测量的骤增,这个计划常常被打破,往往直至第二天凌晨4点才能完成当日检测量。
图说:朱琦在进行核酸检测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中,鲜红的党旗在全市各行各业高高飘扬,凝聚起了磅礴的“红色力量”。在社区、在网上、在电视上,朱琦看到了无数党员志愿者奔赴在为人民服务的每时每刻。特别是在专业检测机构支援的那段艰苦日子里,他与许许多多党员志愿者在一起,虽然只知其名、未曾谋面,但埋头苦干、集体作战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记忆中……圆满完成核酸检测支援任务时,他再次提笔写下了一份坚定又朴实的入党申请书,“亲身参与了这一次志愿工作,我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更加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每天,他都要穿戴密不透风的全套防护装备,在严控的实验室内独立开展全流程核酸检测工作,包括核酸提取、核酸转移、核酸扩增等,完成近3000个样本,点上近二十板96孔板,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他反复告诫自己:这是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光荣任务,绝不能出错,绝不能遗漏!
完成核酸检测支援任务回家后,朱琦的心里始终有些“放不下”。 4月15日,他看到了青浦区发布的《关于紧急招募核酸采样相关志愿者的公告》,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经过4月25日、5月3日的“核酸采样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后,他获得了《核酸采样辅助人员培训合格证书》,时刻准备着在新的志愿服务岗位上“上岗”。
24岁的朱琦,踏上工作岗位时间并不久,但已是一个专业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小能手”,学得快,动手能力强。他来自张江科学城一支特殊的科研队伍,本职工作是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高校和医院所需实验动物的“守护员”,精心饲养繁育着小鼠、大鼠、斑马鱼......
这个“大块头”的年轻人腼腆地说:“每一次采样的时候听到别人说感谢的话,都让我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的这双手真的能为上海防疫出力!特别自豪!同时,我也在一线,感受到了大家对这个城市的热爱。”
5月10日,根据青浦区防疫工作安排,朱琦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核酸采样志愿服务。虽然有专业的医生在身边手把手教学,但毕竟与他平常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动物检测工作有所不同,采样初始他的心里有些忐忑。这时,他不禁回想起了一个多月前第一次在实验室操作核酸检测时也是同样的心情,但是只要牢记操作规程,每一步都认真严谨,就能做到零失误。经过短暂的自我调整后,朱琦渐入佳境,采样手法也慢慢熟练起来,到5月13日他已经可以独立、高质量地完成采样任务。
Copyright © 2021 《实验动物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